新闻中心

“新基建”释放数字红利 赋能“零售革命”

2020-04-09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城市管理如何通过数字化变得更高效便捷?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升级从而做到降本增效?以个人和家庭为主体的消费者在需求意愿、付费习惯发生改变后,智能数字化的消费场景、社会大环境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小确幸?

“新基建”带来的丰富场景应用,备受大众关注……

何为“新基建”:撬动万亿市场的新引擎

“新基建”一词最近成为大热,不过它其实并不是新概念,早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已被首次提出。新基建从诞生之初便承载了“稳增长”和“促创新”的双重任务,同时还兼顾着推动经济“新旧”转换的桥梁作用。而今年,在诸多内外因素共振的大环境下,“新基建”再次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中央层面20天内4次提到新基建,由此可以看出其受重视的程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动让其成为近期备受行业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热词。

究竟何为新基建?根据央视新闻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那么相较于传统基建,“新基建”到底“新”在哪里?与铁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不难发现“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上,包括5G、人工智能等这些与人们现在、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如果说“数字化”只是一个停留在新闻报道中的技术性字眼,那么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这些新基建带来的小确幸。尤其是在此次疫情之下,新基建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有效验证。

助推城市智能化管理

“姓名:张某某,年龄:94岁 住址:石某巷某号某单元某室,状态:门磁报警!”

2020年2月底的一天下午,这样一条报警信息引起了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某街道“城市大脑”管理员的注意,系统显示老人已经24小时没开过门了,管理员立即将此事告知社区网格员,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联系老人确定安全情况。像“城市大脑”这样通过门磁报警器收集辖区内独居老人开关门情况的感应设备,也在这次疫情中成为居家隔离管理的一大“神器”,既避免了人工封条带来的情感上的不适,也有效的起到了安全监管作用。

有效实现日常生活数字化升级

“叮”

“请问要去几楼?”

“3楼”

“请稍后”

这是一段乘梯人和智能电梯系统间的对话。四川绵阳的一家电梯公司为应对防疫需求而研发出了这款“智能防疫电梯”,即乘坐电梯无需碰触电梯按钮,只要通过语音或者手机扫码便可操作电梯。即使是老旧电梯,也只要加装相应的智能模块,便可升级为“智能防疫电梯”,这样的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数字化创新升级让传统零售变得更智慧

“您觉得疫情期间,这种购物方式是否安全?”

“很安全,购物之中没有与人的接触,挺安心的。”

只需一个手机,扫码进店、顾客选择好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后,无需排队等候结账,离店后5-10秒完成自动结算,整个购物过程无人工干预,即使顾客佩戴口罩、眼镜、帽子也可以被精准识别,可有效地减少接触风险。这家位于上海虹桥机场的云拿无人便利店,在疫情期间真正地做到了全流程100%“无接触购物”,节省人工的同时也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与传统零售相比,云拿无人便利店有典型的数字化创新升级特质,除了在自有店铺中应用“无接触购物”的技术,也向零售商提供整体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帮助传统零售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脚步。

图片为云拿·无人便利店虹桥机场店

见微知著,我们不难看出新基建一方面带动着科技引导产业升级,一方面引领着潜力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升级。那么“新基建”的盘子究竟有多大?伴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各地方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提高加速新基建,以提振经济。

疫情在短期内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较大波动,中国2020年GDP增速将会放缓。同时,有专家表示,在世界各国的积极应对措施下,从长期来看,中国可以通过发展“新基建”来缓解短期经济下行的压力。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全国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清单共包括10326个项目,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和以往的不同的是,这33.83万亿元将更多用于新基建投资。

未来,市场的数字化竞争会愈演愈烈,传统与创新也将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快速进入下半场。顺势而为则大有可为,一些走在前面的企业,借着新基建这股东风为发展抢先蓄能;同样,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新思维”也反哺推动着“新基建”的发展。

新基建” 促新零售升级革命

新冠肺炎这一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改变了短期内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加速了新基建的发展步伐。随着国内疫情发展形势趋于平稳好转,在攻克了“活下去”这个短期命题后,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活的更好,活的更有质量”。

零售业更是不例外,从在线订单、无接触支付、扫描溯源到个性化营销、智慧物流、数字化运营等等方面,即使是行业内中竞争激烈的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这些统统都是各家企业在零售“新基建”上的能力体现。在“新基建”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业支撑下,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应用落地,无人超市、无人货架等新业态轮番上阵,必将推进传统零售行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无接触经济”让无人便利店再一次站在投资人和消费者面前,“拿了即走”的无接触消费场景满足了消费者在特殊时期的安全购物需求,那么疫情后这一改变传统零售的新场景和新模式能否行稳致远?

以投资圈和媒体圈口中对标Amazon GO的云拿无人便利店为例,从其“AI视觉无人店”这一定位中,我们不难看出云拿的远见与“野心”。早在2017年云拿成立之际,他们就卓有远见地以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物联传感技术为核心,立足于自有原创的行为识别和商品学习算法引擎Cloudpick++,深耕智能零售、无感支付、商店无人化、商业物联等技术,通过领先的数字化技术为实体零售行业提效赋能。如今,随着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的5G网络建设的日趋完善,无人便利店的发展如虎添翼。云拿科技创始人冯杰夫曾在访谈中表示,新零售的本质是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在数据驱动下对人、货、场进行重构。整体来看,零售大数据贯穿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全流程,在零售科技中具有核心地位。在赋能B端零售企业,帮助实现前端“无人化”的同时,还为商家提供后端“数据化”服务,即采集线下的用户数据、商品数据、消费数据和信用数据以及提供基于这些数据的运营分析管理等增值服务。通过大数据帮助商家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客户,并对顾客的价格敏感度和品牌忠诚度等购买行为进行实时分析;与此同时还能准确分析每个消费的爱好和特征,甚至是其所属的社会群体,由此推算出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作为智慧新零售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作为新基建发展的探路者,云拿的这份“野心”正是激活其不断发展的动力。据了解,云拿将在医院及更多写字楼、社区、高校、酒店、高铁站、机场等不同场景推动项目的落地。可能是独立的无人便利店,也可能是传统零售商家适用无感支付通道的尝试。是在线订单、在线支付、扫码追溯到自动化收银、无接触购物、数字化运营、大数据分析、个性化等线上线下数字化融合发展。归根结底,这必定是一场“零售革命”

“新基建”下的“新零售”未来已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19年)—加速腾飞重塑增长》白皮书显示,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有约半数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蝉联全球第一,达到12.34万亿美元,中国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地位,规模达到4.73万亿美元。简而言之,中国数字经济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数字经济将持续不断为各行各业带来发展契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随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势必选择数字化转型。而对于中国传统零售行业而言,伴随着一波波消费升级浪潮及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出现,零售创新技术革命发展迅猛,新零售的未来已来。

数字经济无形中已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内核,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推动力,也将推动各个行业的整合、升级。从现在到未来,“新基建”都将是零售行业创新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掌握“新基建”的要领,即可稳定、快速的带动传统零售的数字化发展。对于传统零售商而言,数字化转型将会帮助他们撬动新的增量空间,更好的适应“新基建”带来的大环境。而许多像“城市大脑”、“智能防疫电梯”、云拿无人便利店这样具备“新基建”基因的科创企业已经率先交出了一份优秀的“作业”,并凭借其各自的核心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贡献源动力。

历史发展滚滚向前,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各行各业只要抓住机遇、保持开放的姿态,直面各种难题,让“新基建”的效用得到更好释放,定会突围成功。没有一个寒冬无法逾越,待到春暖花开时,新基建的红利也将惠及全社会。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400 060 9811